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英文名为Banded Krait,[1]又称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包铁、金脚带,[2]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剧毒蛇,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海南、贵州、重庆等地[14][3][1],[15]因其通身黑色,带有黄色的环纹,故名“金环蛇”。其体长在1.2~2.25米之间,[5]头小,呈椭圆形,与颈部略有区分,没有颊窝。尾部粗短,末端圆钝。其身体背脊明显棱起,身体横截面略呈三角形。[6]金环蛇是“三蛇酒”的原料之一,[16]中医认为去除其内脏后可作为一种中药,治疗风湿麻痹、手足瘫痪等症状。[17] 1998年,金环蛇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18]2023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是“三有动物”之一;[4][19]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3] 形态特征
金环蛇体型较粗壮,全长1.2~2.25米,[5]体围9~10厘米。[20]吻端圆钝,头呈黑色或黑褐色,形状为椭圆形,略大于颈,且与颈部略可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