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唐朝诗人
1
4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2]祖籍山东平昌(今德州市临邑县),[4]唐朝诗人,耿介拙率,不合流俗,[5]人称“诗囚”。[6]
孟郊少时居嵩山读书,自称处士,[2]这一时期孟郊的诗作主要表现了仕与隐的矛盾,代表作品有《山中送从叔简赴举》《湖州取解述情》等。年过而立后,孟郊开始了求仕之路,前往河阳投奔节度使李梵,并作《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表明心迹,其作品《杀气不在边》《感怀》诗在表达渴望用世心态的同时,也体现出对现实政治的关怀。[7]
贞元七年到贞元十二年(791到796年),孟郊两次科举不第,直至贞元十二年(796年)登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落第》《登科后》等,诗风随着科举之路的起伏而发生了较大转变,[7]但好景不长,孟郊的仕途并不顺利,贞元十六年(800年)[1],孟郊选为[]阳尉,后因不治官事,被迫辞官。[2][8]其后,孟郊冷峻、险怪、阴郁的诗风逐渐形成。[7]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征辟其为兴元府任参军,孟郊赴任,行至[wén]乡县(今河南灵宝)时,突发恶疾病逝,葬于洛阳东,张籍为其谥曰贞曜先生,终年六十四岁。[2]
孟郊诗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同为苦吟诗人,人称“郊寒岛瘦”。[6]因与韩愈诗风有近似之处,后人论诗常以“韩孟”并举。又因韩愈以散文著称,孟郊以诗名世,当时有“孟诗韩笔”之誉。[9] 孟诗现存诗作500多首,长于五言古诗,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有《孟东野诗集》传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