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拟水龟

地龟科拟水龟属的一种龟
1
4
黄喉拟水龟(学名Mauremys mutica),[10]俗称黄喉水龟,[2]拟水龟属中最原始、古老的淡水栖龟类,有“古石龟”之称,[11][12]因其喉(颈)部为淡黄色而得名。[13]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捉、栖息地遭到破坏等因素,导致野生黄喉拟水龟的数量日渐减少,[14]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极危(CR);[3]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野生保护动物。[4]
黄喉拟水龟主要分布于中国华东、华南等,[7]以及日本越南[2]人工养殖的黄喉拟水龟可食用,腹甲可作中药;[15][16]用其作为基龟,可培育出品质上佳的绿毛龟[17]部分品种色彩艳丽,可作家庭养殖观赏龟。[7]黄喉拟水龟头顶平滑,呈橄榄绿色;头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纹;背甲呈棕黄绿色或棕黑色,中央有脊棱;腹甲黄色,盾片上有黑色斑块。[13]
黄喉拟水龟主要栖息于丘陵及半山区的河流、池塘中,和灌木丛林及稻田中。[2]白天多在水中潜游,温度15℃以上有上岸晒壳的习性,10℃以下时进入冬眠[18][14]杂食性,偏好食鱼虾、动物内脏等;[9]遇到敌害或受到惊吓时,会立即潜入水中或将头和四肢缩入壳内不动。[8]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