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ní](学名:Andrias davidianus),也称中国大鲵,是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也有腊鱼、狗鱼等称呼[1][2][11]。体长一般1米左右,最长可达2米,体重50-60千克,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7][12][11]。 大鲵是中国特有种,原生于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中上游山涧溪流内,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等17个省区市[1][2][13]。栖息于水温稍高、温差较小的水体中,通常生活于海拔100至1200米(最高达4200米)的山区水流较为平缓的河流、大型溪流的岩洞和深潭,或清澈且低温的溪流及天然溶洞中[14][2][7][8]。 大鲵的头扁宽,口大[8],背呈棕褐色,有黑色斑块,躯干扁而粗壮,四肢粗短,趾间有微蹼,尾基部粗壮[2]。受刺激时能分泌出类似花椒味的白浆状黏液[13][10][8]。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13][10]白天很少活动、偶尔上岸晒太阳。[2]肉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和甲壳类动物。[2][10] 因该物种能有效反映地质演化历史以及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所以也被认为是生物进化的活化石[15]。
受栖息地遭过度开发、生境丧失,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及养殖业过度开发等影响,其野外种群资源逐渐下降。[16]大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极危(CR)[3];其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