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

晚清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
4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属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中国晚清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北洋海军副将,加提督衔,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壮节”。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1][2]
邓世昌因父亲邓焕庄上海的茶叶颇为兴隆,所以在私塾读完书后,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学习,学习了英语、算术等实用课程。同治六年(1867年),邓世昌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舰船驾驶。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琛航”号运输船大副。此后,先后任职于“海东云”炮艇、“振威”炮艇等船舰。1880年,调至北洋水师,任“镇南”炮艇管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9月17日,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官兵奋勇作战,在战舰受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日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一说撞向日本联合舰队“本队”中的“松岛”等舰),决心与其同归于尽。但在行驶途中,“致远”舰爆炸沉没,邓世昌以身殉国,享年45岁。[3][2][4]
总理船政沈葆桢称赞他是船政学堂中“最伶俐的青年”之一。[2][4]《清史稿·邓世昌传》中赞其:“临战以忠义相激励,死状尤烈,与左宝忠并称双忠。”[5]1899年,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