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蚶-抖音百科
毛蚶[hān](拉丁学名:Scapharca subcrenata)又称毛蛤、麻蛤、麻蚶子、毛蚬子、麻蚶、瓦楞子,蚶科毛蚶属动物。[8][9][2]毛蚶的贝壳大小中等,[10]壳面膨胀且呈卵圆形,通常两壳的大小不相等,右壳稍小。[5][4]毛蚶的壳表面为白色,覆盖着一层褐色绒毛壳状的表皮,[10][11]壳表具有31~34条扁平的放射肋。[11][12][13]铰[jiǎo]合部平直,齿细密。前闭壳肌痕呈马蹄形,后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壳内呈黄白色。[10][14]毛蚶贝壳壳质为霰石,其复式外韧带及其上的菱形花纹可能起源于古代珍珠贝目的贝类。[5][11][13] 毛蚶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沿海地区。[5][15]毛蚶是一种广温广盐性半埋栖型贝类,常生长在潮下带、潮间带、近岸及河口地区水深20米以内的泥质或 者沙泥质底质中。[5][4][13][14][16]毛蚶为底栖贝类,移动性小,几乎终生生活于固定区域内。[2][13] 2007年,毛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3]截止到2015年,因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的因素,毛蚶资源及产量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量减少。[2][5][17]中国及日本主要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对毛蚶资源进行保护。[18][19] 毛蚶具有生态、经济、营养、药用等多种价值。毛蚶从水体中滤取大量的浮游物,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繁生而影响水体叶绿素含量和透明度。[20][21][22]毛蚶的产量高、经济价值大,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重要的经济贝类。[13][23]其味道鲜美,营养成分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24][25]毛蚶的壳肉均可入药,作为中药可以治疗消渴病。[26][27]有研究表明,毛蚶还具有抗氧化、[28]抑制肿瘤、[29]抗菌抑菌等作用。[30]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