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

清末民初武术家
1
4
黄飞鸿(1856年[6][a]-1925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为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黄飞鸿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武术家、中医外科名医、舞狮名家。[1][4][5][3][7]
黄飞鸿出生在武学世家,其父黄麒英是晚清著名武师,武艺高强。黄飞鸿自幼跟随父亲学武,后拜“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大弟子林福成为师,学习了铁线拳和飞铊等绝技。到十六岁,黄飞鸿结束了卖武生涯,前往广州,在广州第七甫水脚边开设武馆,名为“务本山房”。清同治四年(1865年),黄飞鸿被广州三栏行聘为武术教练,后担任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军中技击教练等职。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父亲黄麒英去世后,黄飞鸿在广州仁安里开了一跌打医馆,取名“宝芝林”。而后,黄飞鸿担任刘永福部下技击总教练,并随其前往台湾抗击日军侵台。战败后,黄飞鸿返回广州,退出武林,一心治病救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黄飞鸿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毁在了战火之中,再加上长子失业,黄飞鸿抑郁成疾,最终病逝,葬于白云山麓。[1][2][4][5]
自1949年以来,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已经超过一百部,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电影界不朽的神话。[1]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肖海明曾高度评价道:“佛山杰出的武术家黄飞鸿,经过半个多世各类文化产品的演染,已成为一个影响波及全球的武林人物,并产生了黄飞鸿现象。”[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