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鼠

鼠科家鼠属的一种动物
黄胸鼠(拉丁学名:Rattus tanezumi),又称黄腹鼠、长尾鼠、长尾吊,[1][14]鼠科家鼠属的啮齿动物[2]分布属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8]其为家野两栖鼠类,既能在室内营巢而居,也能在野外筑洞而栖。[9][15]食性广,以谷物、豆类及薯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如鱼、肉、昆虫等,还会捕杀小鸡、小鸭。[9][11][12]
黄胸鼠成体体长10.5~21.5厘米,尾长12~23厘米,体重100~200克。[4]体形中等且纤细,[5]耳大而薄,向前翻折可遮盖住眼睛,后足细长。[6]背毛基部呈深灰色,尖端呈棕黄色,并杂有黑色长毛;喉部与胸部中间毛色略深;尾部为黑褐色,其上生有环状鳞;前足背毛呈灰白色,其中央有一道褐色斑,深浅视不同个体而异。此斑块是辨别该鼠种,特别是与黄毛鼠相区别的重要形态特征。[6][7]
黄胸鼠的繁殖能力较强,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全年均可繁殖。每年产3~4胎,平均每胎产仔5~7只,最多一胎可产17只,寿命为3年左右。[6]
因其广泛的分布和对各类生境的强耐受性而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3]黄胸鼠不仅是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还属于重要的疫源媒介害鼠,需做好对该物种的防治工作。[8][13]

物种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