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又称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藏羚的外形会让人联想到羚羊,但它们却属于羊亚科而非羚羊亚科,是羊亚科中较为独特的成员[6][8]。藏羚体长100~140厘米,肩高79~94厘米,体重24~42千克, 耳长12~15厘米,角长50~70厘米[7][8]。被毛多为黄褐色、淡褐色或灰色,下半身包括下巴为乳白色,有细密的底毛。腿部纤细,前端为深褐色到黑色斑纹。面部额头、鼻梁和上颊也为深棕色至黑色。鼻孔是圆形的,两侧有囊状物,可膨胀到小鸡蛋大小。蹄子长而窄。只有雄性藏羚长有角,角为琴形,表面有环,长而纤细且为黑色,几乎垂直于头部[6][7][5][8]。 雄性藏羚羊通常独居或与其他雄性结为小群,雌性与幼崽生活在主要由成年雌性组成的群体中[6][7][10]。藏羚主要生存于青藏高原,分布延伸至拉达克与克什米尔。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11][12][8]。经过多年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万到7万只,恢复到现在的30多万只[6][8]。 藏羚在中国自1993年起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2016年评估中将藏羚作为近危物种(NT),藏羚也于197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12][3]。 分类和演化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