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作家霍达在1988年所创作的长篇小说。[1]
霍达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中国文坛正在经历“寻根热潮”,霍达作为一名回族作家,力图创作出能够反映回族历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2] 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的升沉起浮为主线,描写了由吐罗耶定而来的少年韩子奇和玉器师傅梁亦清的两个女儿梁君璧、梁冰玉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的子女韩新月、韩天星等人的感情纠葛。[3][4] 《穆斯林的葬礼》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通过这三代人的爱情悲剧、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的书写,表现了多元文化冲突之下人们所迸发出的蓬勃不息的生命意识。[3][4]
《穆斯林的葬礼》原载于《长篇小说》第16、17期[5],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后便广受欢迎。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