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2]官至军师祭酒、洧[wěi]阳亭侯。在远征乌桓的路途中病逝,年仅三十八岁。[3] 郭嘉出身汉代汝颖士族颍川郭氏,少时即有大志,长期闭门读书,好结交英杰之士。[4][5]建安元年(196年),郭嘉出任司空军祭酒,[6]次年便提出“十胜十败论”为曹操拟定了作战目标,后随军三征吕布,献计水灌下邳,擒杀吕布。刘备投靠曹操,郭嘉主张将其囚禁,可惜曹操一念之差将其放走。建安五年(200年)郭嘉力排众议坚持征讨刘备并获大胜,同时预断了孙策被刺杀。随后又屡献奇谋助曹操平定河北。[7]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力荐远征乌桓,为曹操北击乌桓划策,大获全胜。同年因病去世于易州(今河北易县)。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认为他是自己的“良臣”“奇佐”。[8][7] 人物生平
慎选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