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

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
4
[]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又名鱼腥草、折耳根、臭草等,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蕺菜属仅存的物种[3]。蕺菜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在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也有分布,常野生于背阴山地、林缘路边、水沟洼地边的草丛中。
作为重要的传统食药同源中药,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民间常将其用于痰热喘咳等疾病的治疗[4],《本草纲目》中记载蕺菜:“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疾,解毒。”鱼腥草全株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效,主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疾病。并流传着越王勾践食蕺菜而“起死回生”的传说[5]。2002年中国卫生部已正式将其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资源之一[6]。在加工食用方面,鱼腥草可以直接凉拌食用,也可以进行干制[7],在中国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份常做调味料[8]。鱼腥草茶无新鲜植株的鱼腥味,其香味类似肉桂。
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中具有鱼腥草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心脏保护的作用,具备一定开发价值[9]。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部分患者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剂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毒理学研究[10]

历史演化

史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