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野-抖音百科
岳 野(1920~2001) 原名岳喜瑞,曾用名岳中平、岳庄。山东郓城人,剧作家。1920年出生于郓城镇教场苏庄,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转湖北、四川等地求学。1941年毕业于国立第六中学高中部。1946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任中艺剧社理事、编剧及导演,后任国家电影剧本创作所编辑部主任及编剧,1958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编 剧、厂艺术委员会委员,电影文学剧作家。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著有话剧剧本《同甘共苦》,电影文学剧本《水上春秋》、《詹天佑》,散文《社会主义的早晨》、《风雨牛车水》《海外寻夫》《生也昆仑,去也昆仑》、《桥赋》,小说《书记看戏》,另外还著有文集(5卷)等。 主要事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岳野转湖北、四川等地求学,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曾任鲁声救国话剧团团长,是高中校本部“青年救国读书会”领导核心成员。1942年秋,赴延安受阻转桂林,加入了由周恩来领导的抗敌演剧队第五队,历任队务委员、学术部部长、演员、编导等职,先后在广西、贵州、云南及抗日前线演出。1946年,遵照周恩来“相机撤退”的指示,与抗敌演剧队第七队撤至香港,组成中国歌手剧艺社简称中艺,历任理事、学术部长、编导及演员,巡回于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地演出。1949年初,开始话剧创作,其中《风雨牛车水》《海外寻夫》曾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首演,引起轰动。同年4月,中艺由香港返广东省东江游击区,扩建为华南文工团,同时被选为南方青年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会和文化会,此后为各届文代会代表。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艺术处,后改为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剧、编辑部主任。1958年 ,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历任文学部主任、编剧、厂艺委委员。其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理事,有“三栖”作家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