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德宗

东晋第十位皇帝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河内那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1][2][3]
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1][4][5]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晋孝武帝被弑杀后,司马德宗继位。[2]司马德宗先天不足,长大后不能像生理正常人那面南背北,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因此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力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6]晋安帝于419年驾崩,时年37岁,死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2][3][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382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司马曜共有两子,长子为司马德宗,幼子为司马德文,司马德宗比司马德文大四岁,生母均为陈淑媛。[1][2]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