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
《爱玛》(Emma)英国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题是爱情与婚姻。作者于1814年1月21日开始撰写《爱玛》,1815年12月23日首次出版,是献给十九世纪英国摄政王(即威尔士亲王)的作品。[1]
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是海伯里小镇的富家千金,喜欢随心所欲,热衷于给别人牵线做媒,自作主张地为孤女哈丽特筹划了一次次啼笑皆非的恋爱。在哈丽特向爱玛坦白自己爱的人是奈特利时,爱玛才终于醒悟自己也一直不知不觉地爱慕着亦师亦友的奈特利。故事的最后,爱玛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改正了自身的错误,与奈特利拥有了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1][2]
《爱玛》这部作品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史,引发了大众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探讨。不同于传统的爱情故事,小说叛逆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反映了现实。简·奥斯汀正是从现实出发,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大量运用反讽手法抨击了婚姻陋习和守旧思想。[3]不少评论家视《爱玛》为简·奥斯汀最成熟的小说。[1]

创作背景

简·奥斯汀从哥哥亨利的外科医生那里知悉,英国的摄政王(即威尔士亲王)非常推崇她的作品,内侍牧师暗示她可以撰写一部新作献给摄政王,此部作品就是《爱玛》。简·奥斯汀于1814年1月21日动笔撰写《爱玛》,1815年3月29日完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