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约肌(Sphincter),[2]指分布在人和动物体某些管腔壁的一种环形肌肉,常特别增厚。[1]
括约肌的命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关于Sphinx(斯芬克斯)的传说,意为“束缚”“紧箍”,常见于消化道和泌尿系统,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或激素调节,分布于尿道、膀胱、肛门及胃的贲门和幽门等部位。[3][4]主要分贲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等。括约肌通常处于收缩状态,使管腔关团,松弛时,则管腔开放。[1][2] 相关疾病多为肌肉功能性障碍,例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等,可通过手术或功能训练进行治疗或恢复。[5][6][7][8][9] 命名
公元2世纪,盖伦最先用sphincter来命名“括约肌”,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关于Sphinx(斯芬克斯)的传说。斯芬克斯是女人头,狮子身体,还有一对翅膀,她守在Thebes(底比斯)城外,问过往路人同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错,就被她掐死。sphincter和Sphinx都源自古力词sphingein“束缚;紧箍;掐死”,词根sphing-。括约肌在收缩时,起到紧紧箍住的作用,从而控制“孔门、管、道”的缩小或关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