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滩

中国黄河50景
娘娘滩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城北的黄河河道中,面积近13公顷,是个“凸”形小岛,为塞上有名的小绿洲。人在岛上可以听到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鸡鸣。传说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及其子刘恒[zhé]于此。其后刘恒称帝(汉文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滩上风光秀美、景色诱人,夏秋之时,四周水波浩荡,滩上农舍在葱绿中忽隐忽现,别有韵味。[1][2][3]
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4][5][6]
娘娘滩,山西忻州河曲县一个只有百人左右的小村庄。村子不像山西许多地方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的只是名声在外却没有得到开发的“天下黄河第一岛”的称号。

建设背景

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境内,处于晋、陕、内蒙古之省区交界处的黄河中。这是一块黄河河床中的小岛。面积仅有0.16平方公里。这里,住着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家园田舍,房舍疏展,绿柳泛翠,如画中的田园,使人感到这娘娘滩上的另一番情趣。岛上人家,常年生活在这理想的环境中,犹如蓬莱仙境一般。娘娘滩上,建有娘娘庙。这个岛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闻名。[2]娘娘滩的名称来源于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2000年前,汉文帝刘恒和他的母亲薄姬曾因遭吕后诬陷而避难于此,故得名“娘娘滩”。岛上原有圣母祠堂一座,相传为薄太后所建,虽然原祠已毁,但历代补修的废墟尚在。岛上还留有娘娘宫殿的破瓦片,瓦片上刻有“万岁富贵”字样,北端现存一座砖石古建筑,规模不大,但祠内塑像和关于圣母生活的壁画基本完好。娘娘滩北隔河与内蒙古马栅村相望,南隔河水与河湾、娘娘口二村呼应。东望龙口峡峪中太子滩石岛昂首挺胸,傲然屹立于浪涛之中。两侧河面开阔,水流平缓。西看茫茫黄河天水无际,咆哮千里,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