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亮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人物
范希亮是小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性角色,由黄品沅饰演,性格血性十足、正直善良、有原则有担当,重情重义又光明磊落,外表军人风范,身姿挺拔,面容坚毅,常穿着军装或常服。[1][2][3][4][5]
范希亮原为地方部队旅长,1925年毅然放弃高位报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六班班长,立下“同窗是同窗,钢刀归钢刀”的班规,并执行了老师瞿恩的枪决命令。毕业后,他随北伐军参与汀泗桥等战役,因作战勇猛升任团长。1932年调任十九路军参谋处长,亲历一二八淞沪抗战。抗战爆发后,他率部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中屡立战功。1941年中条山战役,国军溃败,他目睹丑态悲愤不已。在东山峪口,他拒绝突围建议,反冲锋时与杨立青配合,后殿后掩护,于同年5月在中条山被日军炮击中殉国。[1][2][3][4][5]

角色经历

范希亮是地方部队旅长,在1925年果断放弃高位报考了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六班班长。在军校期间,范希亮曾立下“同窗是同窗,钢刀归钢刀”的班规,并坚决地执行了老师瞿恩的枪决命令。毕业后,范希亮率部在北伐战争中参与了汀泗桥、德安马回岭等战役,以作战勇猛升任团长。1932年调任十九路军参谋处长后,亲历一二八淞沪抗战[1][2][3][4][5]
抗战全面爆发后,范希亮率部在淞沪会战中苦守三个月,以血肉之躯粉碎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台儿庄战役中,其部作为攻坚主力,以白刃战突破日军防线;武汉会战时,范希亮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思想,与日军展开拉锯战,然而,1941年的中条山战役中日军以叛徒提供的情报发动突袭,国军十六个师顷刻溃败,范希亮率十二师残部且战且退,目睹“师部里有人跟日本人拉拉扯扯”的丑态,这位铁血军人发出“汉奸比鬼子更可恨”的悲鸣。[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