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诸梁

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
1
4
沈诸梁(约公元前544-前468年),中国春秋时期楚国[a]人,芈姓[b]沈氏,名诸梁,字子高。[1]楚国司马[c]沈尹戌[d]之子。[2]
春秋末期因封地位于楚国边境重地“叶”[e],史称叶公。[3]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与沈诸梁论政,使沈诸梁在诸侯国中声名日显。[4]后沈诸梁平定楚国“白公胜之乱”[f]因功官至楚国令尹兼司马[g]。沈诸梁辞官后在自己封地叶地去世,葬于澧水[h]南岸,后人立祠纪念,称“叶君丘”。[i]沈诸梁在春秋末期楚国中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文治武功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评价。[4]
沈诸梁是寓言“叶公好龙”中的主人公,故事最早出自汉代刘向[j]新序·杂事五》。[5]沈诸梁的封地为“叶”,其后人多以“叶”为姓氏,因此叶公被认为是全球叶姓的始祖。[6]叶公在其封地内流传下许多故事,后人将其整理成“叶公传说”,并在2021年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

生平事迹

公元前524年,楚国将许人[k]迁移出叶地,封叶为沈诸梁的封地。沈诸梁作为叶地第一位行政长官,史称叶公。沈诸梁任叶49年,期间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将叶地从一个边境军事重地发展成经济大邑。[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