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目楝科植物
1
4
[liàn]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 L.),又名苦楝、紫花树、金铃子[1],苦苓、森树[2]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为落叶乔木,高达10~20米,楝的树皮为灰褐色,纵裂[3]。其叶为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小叶对生,长约3~7厘米,先端短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幼时有星状毛,长大后两面均无毛。其为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其花有香味,花萼先端急尖,外面有微柔毛,花瓣为淡紫色,长约1厘米,两面均有细微的柔毛,果近球形,果内有4~5室,每室有种子1颗,种子为椭圆形。其花期为4~5月,果期为10~12月[4]
楝原产地为亚洲[5],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树种之一,北至河北,南至云南广西,西至四川等地,都有分布[3],分布范围集中于18°~40°,分布海拔多为1500米以下[6],当前,在欧洲、美洲也有栽培[2]。苦楝为强阳性树,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和部分盐碱地上均可生长,但以肥沃水润的土质为宜[3]
楝是优良速生的多用途用材树种,是荒山造林、绿化和盐碱地造林的重要乡土树种[3],也是优良的城市及矿区绿化树种,种子可榨油,树皮、树根及果实可入药,具有经济、生态等显著的各类价值[7]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