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传统音乐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蒙古国传统音乐,于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05年11月25日,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2021年5月24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代表曲目包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4]
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长调”蒙古语译为“乌日汀哆”,直译为“长歌”,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4]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大都以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为取材内容,[1]此外,长调民歌还以字少腔长,一般只有上、下两句歌词,有时甚至连歌词都没有,只是以一个衬词(虚词)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5]而且在旋律上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4]而演唱者在演唱蒙古族长调民歌时的风格节律不同以理解随意发挥。[5]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在漫长的游牧文明中诞生的生态牧歌,是以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6]

历史渊源

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存在,而且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狩猎音乐文化时期,以短调为代表,民歌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等。[1]
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据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关长调的记载,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由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蒙古族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转变,逐渐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此后蒙古族长调民歌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