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1
4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核物理学家,[2][3]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4]“863”计划的提出者之一,[5]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6]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4]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所长。[7]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4年回国,受聘于山东大学,1936年起在浙江大学任教,1950年任科学院研究院、副所长,1959年任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8]1961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4]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9]1978年任二机部副部长,兼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0]:序1是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1]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多个奖项。[12]
1982年,王淦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3]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4]
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