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肉桂也被称为玉桂,属于六大茶类之一的青茶(乌龙茶),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因其香气独特,辛锐霸气且似桂皮香,故被称为肉桂,素有岩茶香妃的美称[1]。1982年被评选为全国名茶[2],2010年荣获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乌龙茶类金奖[3][4]。
武夷肉桂自清代发掘至今已200多年的历史[1][5],是从高脚乌龙培育出来的无性繁殖品种。产自于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该地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茶树生长于陡峭悬崖 ,形成了独特的“岩韵”[6][7]。根据不同的品质,肉桂可以分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特级茶、一级茶、二级茶、浓香茶和清香茶[7][8][9]。
品质较优的肉桂具有条索紧实、油润有光、香气浓郁、耐泡性强、绿叶红镶边、口感醇厚回甘等特点[8]。其采用的是岩茶的制作工艺,共分为萎调、做青、杀青、揉捻、烘焙五个步骤,其中做青是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独特工艺[6][10]。
历史发展
据《崇安县新志》记载,肉桂早在清朝就享有其名,最早被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也有一说产于马枕峰上,属于武夷名丛之一。清朝建安才子蒋衡著有《晚甘侯传》赞美肉桂的风姿,其在《茶歌》中描述到“奇种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酽[yàn]桂微辛”,对肉桂的独特品质更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