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拱寺-抖音百科
石拱寺位于华亭市 南11公里的上关乡半川村,窟群坐北向南,开凿于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依崖开窟,窟释分布于东西约120米长的沙质石崖上,现存窟龛[kān]14个。 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有一座高四米,长三十六米的水泥栈道,供游人登极参观。开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的华亭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饮誉陇上乃至大西北,堪称历史考古和文化旅游的一朵奇葩。 介绍
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隔汧[qiān]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据有关史料记载:北魏普泰二年置华亭镇,这是华亭市建制的开始,北魏建国于公元386年,公元534年败亡,北魏亡国前二年才设立华亭镇,依此分析,“先有石拱寺、后有华亭城”的说法便不是空穴来风。 石拱寺石窟位于市区以南11公里处的上关乡半川村,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址之一。1965年被列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窟群坐北向南,开凿于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依崖开窟,雕凿在距地面高约5-10米的石崖上,窟崖高约20米,东西长l20米,有大小窟洞14个,雕像百尊,多为圆雕和浮雕,佛像、菩萨、比丘、护法力士等高度均在1米以上,窟龛内所有浮雕繁密,多而不乱,图纹精养,圆雕头像神态逼真、动态鲜明、栩栩如生、优美动人,龛内造像大小如同真人,身短首长、衣纹流畅、慈祥温和、清俊秀美、面部及眉目极为传神,写实中兼有夸张,似佛祖又象菩萨,既超凡脱俗又默默含情。特别是菩萨和供养人形象,发髯[rán]高耸,蛾眉凤眼,口唇微启,笑中含情,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石拱寺开凿于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窟形、结构、布局、雕刻手法及造像姿态表情,均有独到之处。这些窟 龛中保存的造像及壁画浮雕,比例适中,身段窈窕,衣纹流畅,面部表情生动端庄。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