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地处重庆南弧形构造带,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为低山、其间为浅缓丘,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3]。璧山区历史悠久,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制,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璧”而得名。[2]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壁山改壁为璧,称为璧山。1983年,璧山县属重庆市辖。2014年,撤璧山县建璧山区[15]。 璧山区境内交通便利,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地,是重庆主城西进的“第一站”,是重庆市重要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基地[13][16]。该地区主要以“两城三片”[a]为发展战略[17],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为四大优势产业[2],截至2022年,璧山区拥有115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18]。2024年,璧山区实现生产总值1039.9亿元,同比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比4.4:51.4:44.2。[8] 璧山区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巴渝名邑”美誉[2],境内正兴露德堂、朝元寺牌坊、何氏百岁牌坊等人文古迹成为重庆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璧山文庙是重庆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文庙,来凤何氏百岁坊被文物界誉为重庆清代石质建筑的代表[2][19][20]。此外,境内还拥有大傩[nuó]舞、璧山薅秧歌、璧山吹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21]。截至2022年12月,全区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1个,AA级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1个[10][2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