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芽糖醇-抖音百科
麦芽糖醇(英文名:maltitol),又称氢化麦芽糖,化学名1,4-o-α-D-吡喃葡萄糖基-D-山梨糖醇,是由1分子葡萄糖通过α-1,4-键连接一个山梨醇所组成的二糖,可由麦芽糖加氢制得[2],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80%~90%,是可以作为蔗糖替代物的双糖醇,化学式为C₁₂H₂₄O₁₁,相对分子质量为344.31,存在白色晶状固态粉末和无色透明黏稠液体两种形态,无气味,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甲醇,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熔点为148~151 °C,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788.53 °C。[1]麦芽糖醇化学性质稳定,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3]利用麦芽糖醇良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效,可制成多种多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行业,化妆品行业等行业中。[4] 发展历史
1964年日本首先开始生产麦芽糖醇,20世纪60年代初,瑞典Lyckeby公司开始以氢化淀粉水解物的方式生产麦芽糖醇。在此之后麦芽糖醇和氢化水解物的工业化生产开始不断发展,例如德国ZDS公司生产的麦芽糖醇Makbit,该产品其中除了主要成分麦芽糖醇外还包含少量的山梨醇、麦芽三糖醇及一些低级的糖类物质。美国Roquette公司生产氢化淀粉水解物的商品名称为Lycasin,除本身含有的50%麦芽糖醇和20%的麦芽三糖醇之外,还存在30%左右的山梨醇和低级糖醇。[5] 199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英文名: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简称CAC)批准麦芽糖醇为在食品不受限制的食品添加剂。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英文名: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简称EFSA)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评估,麦芽糖醇和一些其他低热量甜味剂,对人体无害,只要按照每日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英文名:acceptable daily intake,简称ADI)摄入,就不会导致癌症或其他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同样,1985年[6],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英文名: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简称JECFA)进行的广泛毒理学测试表明,麦芽糖醇糖浆对人类食用是安全的,并规定了ADI值。[7] 化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