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嵩尧

周恩来总理的伯父
周嵩尧,原名周贻良,字峋芝,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日(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城里的驸马巷,周恩来总理的伯父,光绪二十三年举人[1][3][2][4]
中举后周嵩尧经其二舅父郑仁寿举荐,至漕运总督衙门任文案。1908年,其舅父告老还乡后,他升为“漕督”总文案。后漕运总督部院被裁撤,改设江淮巡抚暨江北提督府,周嵩尧受到江北提督王士珍的器重并保荐,被委任为邮传部侍郎掌路政司。民国初年,周嵩尧获得国民政府二等文虎勋章和二等嘉禾勋章[3]1915年,周嵩尧因不同意袁世凯称帝遭袁冷落而卸职返回淮安。1929年,周嵩尧携全家移居扬州。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不久,扬州陷落,由于他的才干和声望,日伪方面多次请其出山,要他为“大东亚共荣”和中日“亲善”效力。周嵩尧始终不为所动,坚持隐居,最紧张时不得不举家避居乡间。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周恩来致信六伯父周嵩尧邀其进京。此后,周恩来常邀周嵩尧至西花厅,请教清朝及民国政府机构建制、职能、人事及薪资等问题,以供人民政府决策参考,周嵩尧均耐心解答。[3]
1951年中央文史研究馆筹备时,经政务院常务副秘书长齐燕铭推荐、周恩来批准,6月正式聘请周嵩尧为首批馆员。1953年9月2日,周嵩尧先生因患老年性气管炎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3][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