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之一——黄茶辖下的品种,是以针形烘青工艺制成的茶叶[2],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叫白鹤茶、黄翎[líng]毛、白毛尖,后因其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被命名为“君山银针”。1956年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因“芽身黄似金、茸毫白如玉”更被誉为“金镶玉”[3][4]。 君山银针产于中国湖南省洞庭湖君山岛,该地区土壤肥厚,气候适宜,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养料[5]。芽头肥壮,金黄发亮,白毫满披,茶汤香气清高、滋味甘醇甜爽是君山银针茶叶的特点,其采制工艺十分严格,具有九不采的规定和八大工序[4]。 君山银针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深厚,冲泡后具有“群笋出土”“三起三落”“雀舌含珠”等奇妙景观,具有观赏性[4][6]。
历史沿革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在明代,君山银针作为茶名并未出现,但是已有各种资料记载岳州府一带盛产“黄翎毛”“含膏冷”等茶叶品茗,明代《岳州府志》两部方志中有提及岳州府需完成相应的朝贡茶叶任务,比如(隆庆)《岳州府志》提到了(岳州府)“芽茶十六斤”。到清朝,《巴陵县志》有记载君山茶所产不多,每年需进贡朝廷,君山银针才真正纳入贡茶体系当中,获得朝廷的认可,从此也推动了君山银针的不断发展[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