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亦简称《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奉敕主编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1][2][3]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始编,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历时19年。神宗[](xū)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名《资治通鉴》。[a][4][5][6]
《资治通鉴》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以时间为线索串连起16个朝代、前后1362年历史。全书依朝代置十六纪,共294卷、300多万字。[4][7]司马光同时另著有《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各30卷。其中,《资治通鉴考异》是依照《资治通鉴》编年顺序,考证史料文献来源的专书。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时,将《通鉴考异》拆分,分别放到《资治通鉴》相对应的正文之后,使之成为后世通行本《资治通鉴》重要的组成部分。[7][8]
《资治通鉴》以其体系庞大、贯通古今、史料丰富和鲜明的鉴戒史观,一经面世即受到重视和推崇,被誉为中国古代独堪与西汉司马迁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坛“双司马”,《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7][9]当时和后世学者围绕该书进行踵[zuǎn]、注释、订补、论断,形成一门专门学问“通鉴学”。[10][11]《资治通鉴》的祖本是北宋元祐本”,今已亡佚;清代胡克家仿刻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世称“胡克家本”,被奉为《资治通鉴》古籍善本;当下比较权威的《资治通鉴》通行本,是1956年由顾颉刚等12位学者以胡克家本为底本完成的中华书局标点本。[4][5][12]

书名由来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所作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讫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的《通志》八卷进呈英宗赵曙御览,英宗令他继续编著,等成书后赐名。次年,英宗崩,神宗赵顼即位。神宗认为司马光作《通志》的构想,恰与自己志趣相合,遂亲自为该书作序。在序中,神宗认为该书对历代明君、良臣讨论治国之道的精辟言论、德与刑两方面的优劣制度、天象人事的吉凶关系、社稷祸福的根源,以及良将之谋略、循吏之施政等,都收集完备,一书在手,可了然古今国家盛衰成败的历史。故神宗引用《诗经》“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之意,赐书名《资治通鉴》。因《资治通鉴》的地位和影响不易造成“同名异书”的混乱,所以世人又简称其为《通鉴》。[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