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陈忠实所著第一部长篇小说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史诗性”作品,1997年以“修订本”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民族灵魂的秘史”。作者撰写本书时,正处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历史小说思潮兴盛的年代,这一特质表现为,作品将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上。[3]
《白鹿原》的主要角色来自白、鹿两家,主人公白嘉轩与他第七任妻子仙草共育了三儿一女,分别是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家则为鹿子霖和他的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白孝文长大后继任族长,后在田小娥的勾引下逐渐走上歧路,最终染上鸦片,不得不去异乡谋生,后来又机缘巧合下回到家乡担任县长。白灵加入共产党,但死于党内斗争。鹿兆鹏也加入共产党,几次死里逃生,最终离开白鹿原没有再回来。鹿兆海参加革命后,在奉命进攻边区的时候不幸牺牲。小说以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历史舞台,以白、鹿一族两支的人物为主人公,将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的历史事变,如晚清危机、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关中所经历过的天灾人祸都映射在作品中的舞台上,描写了白鹿村的人民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自然与社会事变中的挣扎、奋斗、迷茫与苦痛,论述了自然天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文化承袭与现实变更之间的交战。[4][3]
《白鹿原》的时间跨度大,结构宏阔,拥有史诗品格。作家善于将秦方言和现代汉语有机组合,语言生动,笔力雄浑。恰当运用修辞,形象化地构建出“白鹿”“鏊子”等含有深刻象征意味和深广意蕴的意象。整部作品将“东方文化的神秘感、性禁忌、生死观同西方文化、文学中的象征主义、生命意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从而保持了历史的混沌性和丰富性,使这部偏重于感性和个人性的历史小说,既成为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浓缩性的民族命运史和心灵史。[3]

成书背景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