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政治人物
[yōng](1720年 —1805年),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人称“刘罗锅”, 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1][2][3]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长子,早年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升任侍讲;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后任广东乡试正考官[4];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父亲刘统勋办理军务失宜,被一同革职提交刑部[5];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墉升任安徽学政,积极整治科场积弊,得到乾隆嘉许;三年后刘墉调任江苏学政,向乾隆报告官员不作为,再次受到嘉许。[1][3][6]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刘墉查到江苏监生阎大镛所作诗集有忤逆言辞,因奏报有功升任太原知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因下属侵吞国库银两一事,判斩监候,其父病故后,回山东老家守制。此后刘墉历任江宁知府、湖南巡抚,在任期间实施一系列利民政策,受百姓爱戴。[1][6]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奉旨偕同和珅等赶赴山东济南府审理巡抚国泰营私案,因秉公执法升迁工部尚书,后来又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代理直隶总督,兼任协办大学士[3][7][8]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刘墉因泄漏与乾隆关于嵇璜[jī huáng]、曹文埴[cáo wén zhí]的谈话而被罢免。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勘察黄河决口,提出疏浚[jùn]黄河下游的建议。两年后,刘墉加封为太子少保,参与审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案。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 刘墉去世,终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1][9][10][11]
刘墉擅长书法,是乾隆时期的四大书法家之一,被誉为“浓墨宰相”。[12]其诗的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语言朴实清新,颇有可读性,著有《石庵诗集》。[13][14]时人对于刘墉的评价多有褒奖,礼亲王昭琏[liǎn]在《啸亭杂录》里记录百姓把刘墉比作包拯清代诗人袁枚也曾称赞刘墉不畏强权,吏民叹服。[11][15][16]刘墉虽为官清廉,但当代学者侯杨方认为刘墉私心很重,是乾隆时期“文字狱”的推手。[17]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