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中国现代作家、文物专家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2][3],男,原名沈岳焕[4],字崇文,乳名茂林[2],笔名休芸芸、[mào]林、甲辰、璇若、上官碧、炯之等[5]湖南凤凰县人,中国现代作家、文物专家[6]
1917年,沈从文高小毕业后辍学当兵,参加了隶属于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的第一支本地部队[7]。1923年之前,沈从文是在家乡的土著部队度过的。1923年因受到新文学运动余波的影响,沈从文来到北京。20年代末,他经历了从之前的不会用新式标点符号,到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的过程;30年代初,沈从文已出版作品集数十个。其中,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分别于1934年、1938年出版[8],并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作品。[9]鲁迅认为沈从文是“自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之一。此后,沈从文担任《大公报》文学副刊的主编,并成为“年轻一代‘京派’的代表”,“北平文坛的重镇”。40年代初,他受聘担任西南联大的教授。抗战结束后,他成为当时著名的教授和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不仅负责北京大学的教学,还负责编辑北方部分文学副刊。但1949年前夕,他被打成反动作家,从此与文坛、教坛告别。沈从文就此转入文物研究领域,一心钻研中国物质文化史。80年代初,他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次文物研究成果给世人带来惊奇。晚年,沈从文已是文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0]
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从文会见黄庐隐女儿时心脏病猝发,于晚8时3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86岁。[3]1992年,凤凰之子魂归故里,沈从文的亲属将其骨灰洒在湘西凤凰沱江中。[1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