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这部小说,通过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被昔日好友野野口修谋杀一案,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但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与阴暗。[5][6]野野口一开始引导加贺警官认为,是日高邦彦将自己的作品占为己有并发表,逐渐成为畅销书作家,且后来以各种理由要挟自己完全成为他的影子写手。而野野口后来身患绝症,不再愿意做这样的事,日高同意在去加拿大之前完成最后一本代写,可后来却出尔反尔,野野口巨怒之下了结了日高。但警官加贺在不断翻看两人创作的小说产生了一些疑问,很多逻辑并不合理。加贺一一排查和二人相关的人后发现,野野口前面的供述乃至提供的一些证据全不属实,野野口捏造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源自他内心的恶意。[2] 《恶意》是“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四本小说,获得1997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第24名。[7]2018年7月26日,亚马逊中国发布2018年年中图书排行榜单,《恶意》获2018年亚马逊中国年中Kindle付费电子书阅读完成榜第7位。[8]2001年11月19日,改编的同名迷你剧《恶意》在日本上映。[9] 创作背景
东野圭吾早期作品以校园题材的本格推理为主,后来从某一时期起,推理小说中凶手的动机开始受到了重视。他的首部作品《放学后》更是被誉为推动他走上写作道路的成名之作。1997年,他精心准备了两部新作品。其中,一部是延续《名侦探的守则》系列的幽默推理风格,推出了续作《名侦探的诅咒》。这种深受读者喜爱的类型,让东野圭吾决定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而另一部作品《恶意》的诞生,则是东野圭吾对推理小说创作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他将《谁杀了她》中的复杂诡计与《毒笑小说》中的尖锐讽刺相结合,更融入了比以往作品更加极致的人性之恶。这种全新的创作尝试, 使得《恶意》成为了一部集推理、悬疑和人性探索于一体的作品。[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