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墓

安徽宿州市灵璧县的历史遗迹
虞姬墓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城东虞姬镇虞姬文化园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面对心爱的虞姬、骏马乌[zhuī],项羽慷慨悲歌。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歌罢,虞姬便拔剑自刎了。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千米处,也就是现在的虞姬村。虞姬去世后,虞姬老家姓虞的人怕受牵连,就把虞字的头去掉,改姓吴。[4]
虞姬墓冢墓阜高6米,基宽11米,墓侧有碑。颂虞姬碑廊由清代安徽巡抚冯煦撰写的墓碑文和著名书法家启功、舒同等书写的碑林构成。虞姬墓于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虞姬墓的传说始于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面对心爱的虞姬、骏马乌骓,项羽慷慨悲歌。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歌罢,虞姬便拔剑自刎了。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千米处,也就是现在的虞姬村。虞姬去世后,虞姬老家姓虞的人怕受牵连,就把虞字的头去掉,改姓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