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山小种-抖音百科
正山小种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1][2][3][4]别名:星村小种、拉普山小种,泛指武夷山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干香味的红茶。[5][6]自明朝中后期创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被称为红茶鼻祖。[1][2][3] 正山小种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灌木类型中的小叶类,[7][8]茶叶外形条索肥实,乌润有光泽,[5][6]茶性温和,滋味醇厚,[6]冲水后汤色艳红,叶底厚实,呈古铜色,叶张柔软,有绉褶,香气纯正高长,芳香持久,滋味醇厚类似桂圆汤味,深受青睐。[5][6] 历史发展
名字由来
正山小种出现的时期约在明末的1567年一1610年之间,1610年由荷兰人运往欧洲。红茶初起时,在其起源地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庙湾,起初当地人因其外形乌黑油润即以当地音称为乌茶(音读Wuda意即黑色的茶)。[1]18世纪,红茶需求量急剧扩大,当地生产的乌茶供不应求,周边开始出现仿制茶,因与正宗的乌茶在品质上有区别,[1]只有产自桐木村的红茶才能被叫做“正山小种”,除此之外的红茶则只能被称为“外山小种”、“工夫红茶”或“烟小种”、“假小种”等。[1][9]红茶类别的决定不在于茶树品种,而在于制作方法,小叶种茶树的树形和叶形比较小,制成的茶都可以称为小叶茶。[10][11]现在大家普遍接受将“正山”界定为一个地域范围,当地政府特别强调以桐木自然保护区内为“正山”,以区别于周边地区所产的“外山茶”。但整个武夷山区或者桐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做“正山”的地方。这一概念是直到2010年,正山小种才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界定了一个官方的“正山”范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