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蕨

乌毛蕨科苏铁蕨属植物
苏铁蕨(学名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又名贯众赤蕨头乌毛蕨[1]乌毛蕨科Blechnaceae苏铁蕨属Brainea[3]常绿植物[4]。在世界范围内广布于于中国印度东南亚菲律宾亚洲热带地区;在中国广布于广东广西,也产于海南福建南部[2]。苏铁蕨常野生于海拔200-1800m的林下、林缘、较干旱的山坡、草地、路旁,有时见于次生林中[5]。可在土质微酸的土壤中生长[4]
苏铁蕨植株高达1.5米。主轴直立,黑褐色,顶部与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线形,红棕色或褐棕色。叶簇生,略呈二形;叶柄棕禾秆色;叶片椭圆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叶革质,上面棕绿色,下面棕色;叶轴棕禾秆色。孢子囊群沿主脉两侧的小脉着生。[2]
苏铁蕨形体苍劲,可被引种驯化为观赏蕨类,颇具盆景的韵味[2]。园林中可用于林荫下,山石边栽培,盆栽可用于客厅、卧室及书房装饰[6]根茎可入药,味微涩,性凉。可清热解毒、活血散[]、驱虫。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外伤出血、蛔虫病[7]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本就稀少的苏铁蕨濒临绝种。[4]在中国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苏铁蕨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8]。在2013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中,苏铁蕨被评估为VU(易危)级别[9]

历史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