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和返回技术专家
1
4
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白族,出生于云南昆明,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8]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9][5]卫星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10][9][11]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7]
王希季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获西南联合大学学士学位[12]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2]1950年回国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6]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此后他致力于中国航天空间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卫星返回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提出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研发的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6][1]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3年,王希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1995年,王希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4]于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5][15][11]

人物经历

早年求学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商人家庭,[16]少年时即在全市小学毕业会考中名列第一,初中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心仪的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5]1938年,刚上完高中一年级课程的王希季报考西南联合大学,被机械工程系录取,[16]大学毕业后进入兵工厂工作。[5]1948年,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动力及燃料专业就读,为了早日完成学业,他半工半读,于1949年12月获科学硕士学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