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多逊

北宋宰相
卢多逊(934―985),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北宋宰相,后周显德初年进士,历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建立后,其历任祠部员外郎、权知贡举、兵部郎中、知太原行府事、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平章事、兵部尚书等职。[1]
卢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喜欢任用术数,有谋略,计谋常常成功。宋太祖喜欢读书,每次到史馆取书,卢多逊预先诫令史馆官吏记住宋太祖所拿的书,而后告诉他,他每次都通宵阅读,到宋太祖问到书中事时,卢多逊回答流畅,同僚们都很佩服他。[1]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至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间,官拜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曾出使江南,并曾奉诏参与《五代史》等的编撰工作。[2]后因牵涉秦王赵廷美案,被治罪下狱,再削官发配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雍熙二年(985),卢多逊在流所去世,终年五十二岁。卢多逊去世后,皇上诏令他家迁徙到容州,不久,又迁徙安置在荆南。卢雍去世后,他的弟弟们都被特敕授任州县官。景祐四年(1037),经卢察请求,宋仁宗追复卢多逊为工部尚书,其妻京兆郡太君苏氏为京兆郡夫人。[1]

人物生平

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