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鸮

鸱鸮科耳鸮属的一种鸟类
短耳[xiāo]学名Asio flammeus),又名夜猫子、短耳猫头鹰、猫头鹰等,[1]鸱鸮科耳鸮属鸟类。[5]体型大小似长耳鸮Asio otus[8],体长340~423毫米,体重206~475克。[5]面盘突出,背部呈棕色布白色斑点,下体苍白覆胸纹。[6]头部前部各有一簇不显眼的短直耳羽簇,形似哺乳动物耳朵。[6]
短耳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遍布除澳大利亚南极洲外的每个大陆。[5]主要栖息于平原沼泽地带,[8]在开阔的乡村中也经常能看到。[6]短耳鸮常在白天活动,以老鼠、鸟类、昆虫和青蛙为食,[6]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作用。[5]
短耳鸮全球种群数量约120万~210万只(2021年),[9]于2021年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收录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评定为二级保护动物[3]同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LC)物种[1][2]

形态特征

短耳鸮体形似长耳鸮[8]体重206~475克,体长340~423毫米,翼长340~423毫米,翼展350~1100毫米。[5]上体呈黄褐色,满布暗褐色的宽阔羽干纹;下体棕白,胸部棕色显著,并满布黑褐色纵纹。[8]成鸟面盘发达,眼周黑色,颏、眼先及内侧眉部均白,但眼先缀以黑羽,面盘余羽棕黄,而杂以黑色羽干狭纹。耳羽簇短小不外露,呈黑褐色,而具棕色羽缘。[8]肩及三级飞羽纵纹较粗,纹的两侧更生出枝纹形成横斑,外[xiá]还缀有白斑。翅上小覆羽黑褐色,并缀以棕红色斑点。中覆羽大覆羽亦黑褐色,外翈有大型白色眼状斑。初级覆羽几纯黑褐色,有时缀以棕斑。外侧初级飞羽棕色,羽端微具褐色斑点,并杂有黑褐色横斑。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先端全为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呈黑褐色与棕黄色横斑相杂装,内翈几纯白色,仅在近羽端处具黑褐色细斑。腰和尾上覆羽几纯棕黄色,无羽干纹。尾羽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和棕白色端斑。[7]雌雄外形相似,雌鸟体型略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