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观音座莲

合囊蕨科观音座莲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1
4
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合囊蕨科(Marattiaceae)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植物,[3]俗名牛蹄劳、马蹄蕨、山猪肝[2]、马蹄萁、黑薮筋、广西观音座莲、定心散观音座莲、林氏观音座莲、狭羽观音座莲、长柄观音座莲等。[1]福建观音座莲原生于中国南部至日本[4]中国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海南贵州江西重庆湖南浙江等省份地区。[3]福建观音座莲喜阴湿环境,较耐阴,耐旱,有一定耐寒性,通常自然生长于海拔150~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溪畔、沟谷或者酸性岩石上。[5][6][7][8][9]
福建观音座莲的植株高度可达2米以上,[5]根状茎块状,直立,簇生圆柱状粗根。[10]叶柄基部具肉质托叶附属物,下部具线状披针形鳞片,向上有瘤状突起;叶片宽卵形;羽片5~10对,呈窄长圆形,奇数一回羽状。小羽片20~40对,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接近平截形或几圆形,顶部略弯,下部的羽片较为短小,顶生小羽片分离,生有三角形的锯齿;叶脉呈羽状,侧脉单一或者分叉,无倒行假脉;叶为草质或纸质,干后绿色,两面光滑。孢子囊群为长圆形,具8~10个孢子囊。孢子周壁薄,表面具小瘤状纹饰[5]
福建观音座莲块茎入药,中药名为马蹄蕨,可清热解毒,主治跌打损伤、[yōng]疔疮、产后腹痛等病症。[2]其块茎可提取淀粉,嫩叶嫩芽可食用,富含维生素C铁元素,营养价值高。[5][11][12]另外,福建观音座莲外形高大,雅致独特,可作为盆栽或园林景观欣赏。[1][13]

研究历史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中记录观音座莲属合囊蕨科下级属种,属中又细分为福建观音座莲等多个物种。[3]秦仁昌系统分类中,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单列一科,与合囊蕨科同属于合囊蕨目,其下有观音座莲属和原始观音座莲属(Archangiopteris)两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