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古诗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七言古诗简称
七古
,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
韵脚
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简单地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
七言古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
中国古典诗歌
的艺术表现力。如
杜甫
的七言古诗代表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等。
溯源
七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它起源于
民谣
。先秦时期除《
诗经
》、《
楚辞
》已有七言句式外,
荀子
的《成相篇》就是摹仿
民间歌谣
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
西汉时期
除《
汉书
》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
司马相如
的《凡将篇》、
史游
的《
急就篇
》等七言通俗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