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隼

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
1
2
[sǔn]学名Falco subbuteo),是一种小型的隼科隼属猛禽,体长28~36厘米,体重131~340克,翼展69~84厘米。[5][9][7]眼睛黑色,眼周裸皮黄色;喙亮黄色,蜡质呈钩状;上体深灰色,胸部白色有黑色纵纹;翅长呈锥形,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腿部及臀部棕红色;跗[zhí]与爪呈黄色。[3][8][9]
燕隼主要分布于非洲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等)、欧洲罗马尼亚乌克兰等)、亚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等)也有少量分布,南迁越冬。[1][7]在中国分布于北方、西藏以及北纬32°以南地区。[6]它们栖息在树林、平原、大溪流岸、丘陵山谷等地,单独或成对生活[8]。飞行速度非常快,以小型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为食[11]
2021年,燕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4]

种群分类

燕隼,属于隼形目隼科隼属,包括两个亚种[2]因其翼尖长呈镰状,略似燕翼,故名“燕隼”。[12]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他所著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十版中描述了燕隼,赋予其双名Falco subbuteo[13]属名“falco”来自拉丁语“falx”,而它又来自希腊语“phalkon”,意思为镰刀,指燕隼的翅膀状如镰刀。[14]种名“subbuteo”来自拉丁语“sub”和“buteo”,“sub”意思为类似的,“buteo”意思为秃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