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Gear)是一种机械元件,通常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由两个或多个轮齿和齿槽组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器中,例如汽车、飞机、机床等。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摩擦力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当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时,它们的齿廓会相互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齿轮的转速和转矩可以通过改变齿数和模数来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机械系统要求。齿轮由轮齿、齿槽、齿根圆、齿顶圆等组成。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要求,齿轮可以有直齿、斜齿、弧齿等不同形状的齿廓。此外,齿轮还可以分为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等不同类型。[1][3] 齿轮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齿轮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国古代就已开始使用齿轮。然而,直到17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研究能正确传递运动的轮齿形状。18世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