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的心理学概念,该理论认为,意识是不能分割、 连续不断的,人的意识活动并非以互不关联的零散形式进行,而是以一种流的形式呈现,即一种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1][2]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是为反对心理元素主义而提出来的。[3]就影响而言,心理学方面,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为芝加哥学派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美国机能主义理论先驱;文艺方面,在意识流理论的影响下,意识流文学和艺术快速发展;哲学方面,克服了原子主义和简单观念说的缺陷,开始主张非理性主义,并且推动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发展。[3][4]如今,意识流还在绘画、电影、动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5][6][7],代表作品有大卫·林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