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

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1
4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2016年3月7日),[6][2]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吴兴,[1]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5][2]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7]曾任中国石化科技委顾问,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4]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3]
闵恩泽长期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8]在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绿色化学研究领域建树颇丰,被广泛称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9]他主持完成以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防和石油炼制领域急需催化剂研制任务,奠定了新中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10][11]他以战略眼光开创性地提出并发展了绿色石化科技,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牵引推动了中国炼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批石油化工领域的院士级领军人才。[11]
闵恩泽一生发明创新技术成果200余项,[8]两度问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校友奖”,三度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1978年一举斩获六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1995年摘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2008年荣膺[yīng]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12]2011年,国际编号第30991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1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