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常数

电介质物理学单位
介电常数(英文,Permittivity),也称为绝对介电常数,是刻画材料特性的主要物理量之一。介电常数反映了介质的极化特性,与低介电常数的材料相比,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在外加电场的响应下极化效应更明显,从而在材料中存储更多的能量。 在电磁学电介质物理学、电动力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运用价值。[1]严格来说,除了真空外,其余物质对外加电场的极化过程存在惯性和滞后,因此,材料的介电常数需要使用复数形式表示。精确地测量出不同材料的介电常数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2][3][4]

定义

介质的介电常数(英文,Permittivity)也称为绝对介电常数,其物理含义与相对介电常数(英文,relative permittivity)密切相关,后者是指在将该介质填满某一电极后的电容与真空中该电极的电容的比值。在数值上,介质的介电常数等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乘上真空介电常数,一般用
表示,单位是法/米(F/m)。介电常数是刻画材料特性的主要物理量之一,反映了介质的极化特性,由于真空介电常数为定值,大小为 8.854187817 × 10-12F/m,介电常数和相对介电常数描述的是相同的物理含义,且相对介电常数是一个无量纲纯数,因此,相对介电常数使用得更多。在分析化学等一些领域中也将相对介电常数称为介电常数。[1][2][3][4][5][6][7]

单位

介电常数的国际标准单位是法拉/米(F/m 或 F·m−1),通过量纲的转换还有几种以下的表达形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