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茎,原为澳门的重要古地名,现指关闸马路。因澳门半岛形状似莲花,因此连接澳门的道路被称为莲花茎。历史上,莲花茎是一条狭窄的石道,穿过沼泽和海滩,明代时期也称为圹基路或横石矶。
地理位置
莲花茎东濒大海,西临内河,为内地与澳门半岛的唯一出入通道,成为中国政府控扼澳门半岛的咽喉之地。早先澳门半岛只是珠海一个小村口,葡人晒货借居,两地人自由往来。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对葡人增多持有戒心,1574年(明万历二年),明朝于此处建一关闸,并设兵驻守原为严格掌控葡人北上,后为葡人占据拆毁。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珠海建市设特区、澳门回归祖国,交通已成为水乳交融的符号。[1] 历史背景
据《澳门“莲”系地名考》记载,澳门莲花山突起状如莲花盛开,而这道沙堤使得莲花山和陆地相连,恰似这朵巨型莲花的花梗,故被称作“莲花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