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檗-抖音百科
黄檗[bò](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俗名黄柏、关黄柏、元柏、黄檗木、檗木、黄菠萝等[1]。黄檗为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Phellodendron)落叶乔木,树高10~20米。成年树树皮具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的厚木栓层,浅灰色或灰褐色,内皮层鲜黄色。暗紫红色小枝无毛[1]。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3],小叶5~13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薄纸质或纸质,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叶缘有细钝齿和缘毛[1],齿间有黄色的油腺点[4]。花单性,雌雄异株,具顶生聚伞状圆锥花序[5];花瓣黄绿色,长3~4毫米[1]。果实为浆果状核果,有芳香[6],圆球形,径约1厘米[1],初时绿色,成熟时蓝黑色[7]。 黄檗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河南、安徽北部、宁夏,内蒙古有少量栽种)、俄罗斯、中亚和欧洲东部等国家和地区。[8]多分布在山地杂木林中或山区河谷沿岸[1],耐严寒,可耐-40℃低温[4],抗风,耐火烧,不耐涝,萌发能力强[5]。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7]。 黄檗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中保护等级为Ⅱ级[9],在IUCN红色名录(2010)中保护等级属于易危(VU)[10]。黄檗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在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种期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7]。黄檗的树皮、花、果实、叶片较高的经济价值[3][11][12][5][13]。黄檗树体高大,秋季黄叶,浆果紫黑色,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5]。黄檗的树皮晒干后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著名药材关黄柏的药材基原[14]。 形态特征
株与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