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鹧鸪

雉科山鹧鸪属的一种鸟类
1
2
海南山[zhè]鸪(学名:Arborophila ardens),雉科山鹧鸪属动物,又称山赤姑。[1][2]体重200~220克,身长约240毫米,尾长50毫米左右;它的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呈淡橙红色且具黑斑;上体呈橄榄褐色有黑色横斑,双翅沾栗棕色;上胸具橙红色丝状羽毛,下胸灰色,微沾棕白色,两胁灰色,具白色羽干纹;腹羽呈棕白色;嘴黑;脚[zhě]色。[10][11][8]
海南山鹧鸪是中国特有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省坝王岭、屯昌、仁兴、白水岭以及儋县附近和五指山等山地林区,广西靖西湖润也有发现。[10][11]主要生活于海拔600~1600米的原生性的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区。[10][12]
海南山鹧鸪数量非常稀少,至2022年,成熟个体数量约2600~3500只,野外总数不足10000只。[13][12]2016年,海南山鹧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等级;2021年,被中国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12][4]

形态特征

海南山鹧鸪体重200~220克,身长约240毫米,尾长50毫米左右;它的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呈淡橙红色且具黑斑;上体呈橄榄褐色有黑色横斑,双翅沾栗棕色;上胸具橙红色丝状羽毛,下胸灰色,微沾棕白色,两胁灰色,具白色羽干纹;腹羽呈棕白色;嘴黑;脚赭色。[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