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英文名: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国际性电影文化交流活动。[1]
北京国际电影节2011年创办,秉承“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宗旨,倡导“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理念,按照国际著名电影节展模式组织运行,探索发展和固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师(Master)”“大众 (Mass)”“大市场(Market)”的“3M”活动定位和风格,已快速发展成为高端化、专业化的国际电影盛会。[1] 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4月中旬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都和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举办开闭幕仪式,[1]持续时间8天左右,天坛奖是最高奖项。北京国际电影节分为天坛奖主竞赛、注目未来、北京展映、北京市场、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大学生电影节、短视频(12界增设)等单元[2][3]。 创办背景
北京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本位的城市,既有皇气逼人的城市气质,也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在文化产业中,影视文化是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文化软实力,北京的影视文化也有着久远的历史。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这是中国民族电 影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诞生。1907年,外国商人在东长安街上创办了“平安电影公司”,这是北京第一家影院。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1978年改称中央电视台)。百年的发展和历练,成就了北京影视文化的辉煌,也为北京 影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